请输入用户名

请输入用户名

* Error message here!

* Error message here!

* Error message here!

* Error message here!

* Error message here!

* Error message here!

综合信息

Information


味道 | 您能品尝的历史 ——“大救驾”!

:2025-08-03

   清晨的阳光洒满寿州古城,闲暇时漫步在大街小巷,贪婪地享受着这份惬意,忽觉一股浓浓的香味扑面而来,是那样的熟悉,那样的沁人心脾。我深深地吸了口满含香味的空气,哦,是大救驾

       

其形扁圆,中间呈急流漩涡状,多层花酥叠起、如金丝盘绕,色泽金黄,轻轻掰开,馅儿繁多:黑芝麻、葡萄干、花生仁、冰糖、白砂糖、青红丝……五颜六色,轻轻一咬,酥脆可口;仔细品尝,重油而不腻,香甜宜人。这就是久负盛名的大救驾

    它的来历浸润着厚重的传奇色彩,故而在我的家乡,家喻户晓,妇孺皆知。

      公元956年,历经九个月的围城之战,赵匡胤率兵打进了寿县,由于操劳过度,一连数日,他水米不进,急坏了全军将士。这时军中一位厨师,向寿县有经验的厨师请教后,采用优质的面粉、白糖、猪油、香油、青红丝、桔饼、核桃仁等作主料,精心制作成带馅的圆形点心,送进帅府。

  赵匡胤只觉一股香气袭来,再看桌上摆着的点心形状美观,不觉心动。他拿起一只放进嘴里,只觉香酥脆甜十分可口。再仔细看那馅心,有如白云伴着彩虹一般美丽清爽,于是一连吃了许多,身子顿觉增加了力气。此后,他连续吃了几次,很快恢复了体力,还率领军队又连续打了几个大胜仗。 

 后来,赵匡胤黄袍加身,当上了宋朝的开国皇帝,不时谈起南唐一战,对在寿县吃的点心总有念念不忘之意。他曾对部下说:“那次鞍马之劳,战后之疾,多亏它从中救驾呢。”于是便叫这种糕点为“大救驾”


 自此以后,“大救驾”的名称和制法便一直流传下来。又因为它形圆,色黄,味甜,是吉祥、幸福的象征,千百年来寿县人传承着这种食品,至今“大救驾”仍驰名淮河两岸。外地游客慕名品尝,当地人们也常以此馈赠亲友,颇受欢迎。 


 无论你在大街上,还是在院子里,都能闻到那股香甜的味道,令人垂涎三尺。“大救驾”不仅仅是一种美食,它也承载了寿县地区纯朴的人土风情。我爱吃“大救驾”,更爱制作“大救驾”的人们,是他们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传承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和历史文化。